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德、智、体、美全面发展的,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,具有旅游服务与管理基本知识,面向旅游企事业单位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。
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、旅行社、旅游风景区、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事业单位或者相应业务部门从事服务和管理工作。
二、基本规格
(一)知识结构
1.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。
2.熟悉和掌握旅行社、旅游酒店、旅游风景区的服务、经营及管理等基本知识。
3.了解国内外旅游事业发展的历史、现状和前景,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知识。
4.了解有关旅游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。
5.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。
6.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知识。
7.了解一定的社会与人文学科知识。
(二)能力结构
1.具有较强的导游服务技能。
2.具备旅行社、旅游景区、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能力。
3.具有一定的旅游线路设计、酒店产品设计、旅游景区开发等能力。
4.具有一定的市场营销策划能力。
5.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及沟通能力。
6.具有应对旅游安全事故的专业技能。
7.具有一定的才艺表演能力。
8.具有一定的普通话、基本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。
9.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。
(三)素质结构
1.思想道德素质:具有马列主义的立场、观点和方法,热爱中国共产党,热爱社会主义祖国;诚信守法,爱岗敬业,勤俭自强。
2.文化素质: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知识、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。
3.职业素质: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、质量意识、规范意识、市场意识、环保意识、发展意识。
4.身心素质: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,顽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。
三、专业方向
旅游管理专业兼顾旅游业的酒店、旅行社和景区而突出酒店管理方向。
四、基本学制
基本学制3年,允许在2—5年内修读。
五、总学分及学分构成
本专业学生必须修满134学分方可毕业,其中必修课程(含集中进行的实践教学课程44学分)99.5学分,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27.5学分,全院性公选课9学分(人文选修课不得少于4.5学分)。
六、主干课程
(一)主要理论课程
旅游学概论、中国导游基础、河南旅游基础、导游业务、旅游政策与法规、旅行社经营与管理、景区服务与管理、餐饮服务与管理、客房服务与管理、旅游规划与开发、旅游心理学、旅游公关礼仪。
(二)主要实践课程
酒店实习、旅行社实习、导游实习、景区规划实习、专业技能综合实训、毕业实践等。
七、特点说明
(一)兼顾旅游业的旅行社、饭店和景区基本技能的培养,重点突出学生导游和饭店的基本技能及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。
(二)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并重。总学时为2526学时,其中:实践教学总时数为1252学时(集中进行的实践环节一周计20学时),理论教学总时数为1274学时,二者之比为0.98:1,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49%。